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
2025年是第26个“世界癌症日”
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活动
旨在提高人们对癌症的认识
推动癌症预防、早期筛查和治疗的宣传
而我国肠胃疾病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,由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,2022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10位的癌症中,结直肠癌居第2位,胃癌为第5位,食管癌为第7位。2022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前10位的癌症中,胃癌为第3位,结直肠癌为第4位,食管癌为第5位。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,尽早筛查并及时治疗消化道肿瘤,是降低人群胃癌、食管癌、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。
胃肠肿瘤的防治误区
无症状就是没有病。很多人认为,只要身体没有明显不适,就无需进行胃肠镜等检查。
患者自判断病情。部分人即使出现胃肠道肿瘤的报警症状,如胸腹部胀痛、烧心、不想吃饭、体重下降、便血等,仍不愿进行胃肠镜检查,误以为是消化不良、痔疮等。
怕疼不敢做检查。一些高危患者,如巴瑞特食管、萎缩性胃炎、幽门螺杆菌感染、息肉和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等患者,从网上看到关于胃肠镜的不良虚假信息,如部分人听别人说普通胃肠镜难受得很、无痛胃肠镜影响记忆、怕醒不来不敢做胃肠镜,对胃肠镜产生恐惧,担心胃肠镜检查的痛苦,宁愿回避检查。
胃肠肿瘤防治要“三早”
“早发现,早诊断,早治疗”作为疾病预防和控制行之有效的手段,已经得到医疗界的广泛认同。
胃肠镜检查是胃肠道疾病筛查、诊疗的有效手段,通过胃肠镜检查,可以直接观察胃肠道黏膜病变,发现早期消化道癌,从而为治疗提供更好的机会。此外,胃肠镜筛查还可以对发现的消化道息肉等癌前病变进行及时治疗,预防癌症进一步发展。
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检查?
年龄:年龄是胃肠道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一般来说,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,无论男女,体检建议行胃肠镜检查;如果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,年龄应该提前。
家族史:家族中有胃肠道肿瘤病史者属于高危人群,应该进行胃肠镜筛查。此外,有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者,也应定期进行胃肠镜筛查。
症状:胃肠道不适、腹胀、腹泻、便秘、便血等症状可能是胃肠道疾病的征兆,需要进行胃肠镜筛查。
生活习惯:长期吸烟、饮酒、不良饮食习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胃肠道疾病的风险,需要进行胃肠镜筛查。
其他疾病:某些慢性疾病,如溃疡性结肠炎、克罗恩病等,会增加患胃肠道肿瘤的风险,需要进行胃肠镜筛查。
哪些措施有助于预防胃肠肿瘤?
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:少吃高脂、高盐、高糖类食物,多食用新鲜的蔬菜、水果,少吃腌制食品,不吃霉变食物,不吃过烫的食物,补充身体所需维生素和营养物质。
劳逸结合:保证充足的睡眠,让身体处于一种身心愉悦的状态。
戒烟限酒:不吸烟、少喝酒。
积极锻炼身体:适量运动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
重视疾病筛查:定期体检,特别是40岁以上或有消化道慢性疾病、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,要定期进行筛查。
阜阳兆岐肛肠医院提醒:人们对未知的事物往往感到恐惧,提高大家对疾病的科学认知是重要的一步,让我们一起为防治和攻克胃肠肿瘤而努力。做到早检查、早发现、早治疗!
关爱自己,从早筛开始。发现一例早癌,挽救一个生命,幸福一个家庭。